為什麼需要防曬?

Share:

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是累積性的,短暫曝曬會使皮膚曬黑、曬傷,長期則會加速肌膚老化、長斑點、皺紋,嚴重更恐造成皮膚病變產生皮膚癌。

紫外線分為:

極微微微量為UVC : 易致癌 (穿透力低,大部分被臭氧層阻隔,但近年來人類對臭氧層的破壞日益增加,臭氧層平均每減少1%我們罹患皮膚癌的機率便增加2%。)

約5%為UVB : 急性曬傷(雖能量較UVA強,但波長較短只抵達肌膚表層,會導致「曬紅」、「曬傷」。早上10點到下午3點是全日照射量最高的時段。長時間照射會使皮膚角質增厚、暗沈、變紅眼膜炎、乾燥粗糙)

約75%為UVA : 皮膚老化(能量雖不是很高,但穿透力極強,可穿透玻璃、織物、水及表皮肌膚到達真皮層,直接帶給肌膚傷害,破壞膠原蛋白、彈力纖維,造成較深層的傷害。會引起斑點增生,黑色素沈澱。加上全天照射量都相當高,可謂只要有陽光的地方便有它的存在。)

防曬係數標示有?
『SPF』Sun Protection Factor:主要對抗UVB,預防「曬紅」和「曬傷」。

日規『PA』Protection Grade of UV-A: 對!看到of UV-A就是抗UVA,預防「老化」和「曬黑」。

歐規『PPD』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:主要對抗UVA,預防「老化」和「曬黑」。

防曬係數如何選擇?
首先計算一下今天的外出時間多長,因為防曬係數是指在不躲太陽、不遮身體的情況下曝曬15min肌膚便開始出現明顯曬傷、曬紅的情況,而SPF20則能保障延長20倍的時間,也就是從15min延長到300min內不會曬傷。
注意~!!這邊指的是不遮不擋的情況下,當我們有遮有擋的話效果便能更拉長了。所以假設今天需外出10hr應該使用到SPF40~50,但我們途中有遮避物有衣物雨傘遮擋,那麼便可下修選擇SPF30的了。所以嫩其實我們只是一班的外出活動、上班、看電影逛街,不是到海邊或是山上踏青等,選擇SPF15~30的就足夠嘍~!

SPF PA與PPD的換算標準?

選擇有防曬均勻度標示的產品,才能達到全方位的防曬。

防曬均勻度標示,能夠平均防護對抗UVA&UVB:
0. UVA : 歐洲委員會建議標示,只要UVA的防護力達到UVB的1/3以上就可以掛上。
0. 英國的 Boots Star Rating防曬力均勻度標示:

防曬乳每次需塗多少量才能發揮最大功效?
有些文章說:約5元大小可以塗完整張臉與脖子。或是將防曬乳擠在✌🏼食指與中指這樣兩條為1份量,一份量剛好可塗一部位一隻手一條腿等。然後要均勻地塗到每個部位,出門之後要視情況大約2小時就需要補塗一次喔~

防曬乳千萬不可!!

☆塗一次擋整天!!
『因為流汗、玩水都會讓防曬乳掉了,所以要向口紅粉底一樣隨時補擦喔~』

☆ 有塗就好,用量不用太多。
『用量還是需要有一定厚度,才能有效地發揮功能喔~,注意!!要均勻的塗好每個部位,重點是“掉了就隨時補擦喔~!”』

☆防曬係數選擇越高越好?
『高防曬係數較油膩透氣性不好,容易悶出疹子粉刺痘痘為肌膚帶來很大的負擔,如果不是需要長時間待在戶外而且沒有遮蔽物,或是到海邊衝浪等活動的情況下較不建議使用呦~』

☆想要一勞永逸,選擇高防曬系數的產品,就只需塗抹一次不用在補擦了。
『如果玩水時被水沖掉了就還是需要補塗喔~!』

☆隔離霜&粉底以含防曬成分就夠了,不需要在另外塗防曬乳。
『如果是到戶外、有陽光或是海邊等等,建議還是要塗防曬產品呦~!因為粉底粉餅的防曬係數通常都不高,所以想要更有效的防護還是需要防曬乳的。』

☆塗了,就不用做物理防曬了。
『還是要呦~!物理防曬才是更確實有效阻絕指外線的方法呦~!』

☆防曬品需於出門前15~30分鐘前擦才有效?
不用呦!!防曬產品是塗了立馬有效的。會有需出門前出門前15~30分鐘塗抹的說法,主要是因為想讓防曬產品中的油脂、水分與保濕劑先蒸發或與臉上的妝容融合後牢牢的貼於肌膚,預防出門流汗後不易附著。

☆化妝時防曬乳要先塗還是粉底?先塗防曬乳→隔離霜→上妝

高防曬係數較油膩透氣性不好,容易悶出疹子粉刺痘痘, 重點還是“掉了就隨時補擦喔~!”

🌟SPF25中的”25”是什麼意思?!
是指假設當妳在未塗任何防曬產品在陽光下曝曬20分鐘,肌膚開始出現紅腫反應。那麼當妳塗抹SPF25的防曬產品,則可讓妳在陽光曝曬500分鐘後,肌膚才會出現相同的紅腫反應!!

更多推薦文章